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 進修週期講座 (Zoom網上現場遙距課程)

20218月至20224 進修週期講座 (Zoom網上現場遙距課程)

每場講座學時: 3小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每場講座學分: 3

每場講座費用: 會員$120, 非會員$150

報名方法:請先細看shcourse.php?ID=19,加入群組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380 9363向歐書記查詢。

 日期及時間

主題

簡介

導師與簡歷

 

2021829

星期日

下午3:00-6:00

電子健康紀錄(中醫藥)發展

政府於2017年展開了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(醫健通)第二階段發展計劃,當中包括擴大可互通資料的範圍以涵蓋中醫藥資料。是次講座將簡介電子健康紀錄中醫藥方面的發展及重點。

鍾錦鋒醫師

醫院管理局中醫部經理(中醫信息),負責協助電子健康紀錄(中醫藥)的發展。

 

2021926

星期日

下午3:00-6:00

如何從傷寒思維過渡到溫病

傷寒論是辨證辨證用藥的第一本經典,亦是方書之祖,屬中醫入門必讀。以至後世醫家,提出「古方今病,不相能也」,更發展出溫病學說。其實溫病看似與傷寒看似南轅北轍,實質一脈相承。本課將會介紹傷寒與溫病是如何承傳,及講解溫病是如何羽翼傷寒,並用臨床醫案來見證由傷寒到溫病的演化過程。

蔡智夫醫師

2010年畢業後一直從事臨床工作,近年開始於不同學會任教中醫課程,深得同業支持,對經典,尤其以《傷寒》、《金匱》的掌握和臨床應用備受肯定

 

20211031星期日

下午3:00-6:00

中醫診所的電腦化、標準化和系統化管理

通過此講座分享中醫診所的電腦化、標準化和系統化管理的知識和經驗給同道,當中包括藥物採購、配發程序、鑒別、毒性、文獻搜尋和培訓等專業的中藥知識,以提升營運的效率和安全,並達至互通其他醫療機構的健康紀錄

簡宏良博士

中藥學博士,新華會中醫中藥促進會理士

 

20211128

星期日

下午3:00-6:00

《傷寒論》與《溫病條辨》下法的初探

不少醫家、教材以「痞、滿、燥、實」總結三承氣湯之運用。通過仲景原文進行分析、整理,重新探討三承氣湯的運用特點。清代醫家吳鞠通又根據仲景三承氣湯進一步,通過原文分析探討吳氏在承氣湯類方的運用特點與規律。

辜炳銳博士

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,獲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(榮譽)雙學位、中醫學(方劑學)碩士及博士學位,師承國醫大師段富津教授。現於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任講師一職,主要從事方劑學、溫病學、仲景學說、中醫文獻學的研究與教學。

 

20211219

星期日

下午3:00-6:00

頭、頸、肩部的常見與疑難疾病

由於香港人平均年齡增加,出現退行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愈來愈多;而且都市人長期低頭工作,頻繁使用手提電話,容易罹患頭、頸、肩部的疾病。藉此講座分享治療頭、頸、肩部的常見與疑難的疾病的經驗給同道。

李杰霖博士

醫學博士,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骨傷科學博士,香港大學中醫學碩士(針灸學),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(全日制)。

 

2022130

星期日

下午3:00-6:00

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案例

內容: 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發病率近年不斷上升,而且現代醫學對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成效有限。中醫的理論體系與治療方式,可以填補現代醫學治療相關疾病的缺點。講者將於講座中分享治療有關疾病的病例與經驗。

呂兆陞中醫師

註冊中醫師,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,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(全日制)。廣泰中醫診療中心創辦人。

 

2022227

星期日

下午3:00-6:00

長桑君脈法之「脈息術」與「動脈」的臨床運用

長桑君脈法是一種非常精準的脈法,其中的「脈息術」與「動脈」更是易學易用。藉此講座和各位同道分享這一臨床實用性強的脈法,希望對日後臨証有所裨益。

施卿卿博士

中醫學博士,長桑君脈法傳承與創新國際論壇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、東南亞區長桑君脈學研究會副會長

 

2022327

星期日

下午3:00-6:00

中醫護理在兩岸三地的發展及現況,以及在香港的機遇與挑戰

本講座邀請了2位本港中醫護理界的專家學者為會員分享:

第一部份  3:00-4:00 中醫護理在兩岸三地的發展及現況 (講者:何宛珊博士)

中醫護理是從中醫分支出來一個相對比較新的學科。因應香港將會開辦首間中醫醫院, 我們研究團隊對兩岸三地中醫護理發展及培訓情況作出整理。是次講座將介紹三個地區中醫護理的情況, 當中包括臨床服務、培訓和科研。

第二部份  4:10-5:45 中醫護理在香港的機遇與挑戰 (講者:何美儀女士)

第一間中醫醫院給香港的中醫藥業產生了漣漪效應,「中醫護理」已成為中醫藥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,其服務亦漸受關注。藉此講座探討「中醫護理」在中醫醫院的服務定位、權責分配、培訓和發展方向等。另亦分享目前常見的中醫護理臨床操作,供中醫同業了解。

何宛珊博士

註冊中醫師,哲學博士(神經科學),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

何美儀女士

香港中醫護理學院會長,香港中西結合護理委員會主席,北區醫院內科部門護理主任

註册護士,護理學學士,中醫護理專業(持續教育)文憑,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衛生管理學碩士,香港護理專科學院內科院士

 

2022424

星期日

下午3:00-6:00

海派中醫名家陳湘君教授治療疑難病經驗分享

陳湘君教授為首批上海市名中醫,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班指導老師及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的導師。專業特長為中醫藥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及內科疑難雜症。本講座將介紹陳教授傳承海派中醫精髓應用於內科疑難病的經驗。

鍾麗丹博士

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本科、臨床碩士及香港大學醫學院哲學博士。目前任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,主要的研究領域為消化、免疫及婦科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以及中醫藥國際化、標準化研究。全國名中醫陳湘君傳承工作室成員,榮獲澳洲“國際補充及結合醫學研究領袖計畫”研究學者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“青年岐黃學者“。中華中醫藥學會粵港澳青年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,中國中藥協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,香港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。

 

 

 

新華中醫中藥促進會

地址 : 香港九龍彌敦道785號利達大樓2樓

電話 : 2380 9363    Whatsapp:6012 2920    電郵 : info@sin-hua.org   Fax:2380 9365

© Copyright 2021 新華中醫中藥促進會